急急急数码相机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要买什么物料来组装大概有多少种物

更新时间:2016-03-28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DC制造,从镜头开始 尽管能制造拍照机镜头(包含数码相机镜头)的厂商不下十家,但就光学玻璃镜头来说,全球能提供符合光学镜头制造要求的玻璃材质只有日本保谷(HOYA)等三家厂商。而国内国外几家著名的相机厂商所用的镜头玻璃材质也主要来源于日本本土的这三家玻璃厂商。从镜头的制造过程来讲,要经历硝材投放、镜头研磨、芯取、镀膜、接合和涂墨六道工序。在奥林巴斯的研磨车间,记者看到数种研磨机一溜排开,分别经历初步研磨,精加工和检测工序。目前奥林巴斯深圳工厂可以提供4mm-45mm直径的镜片,年产量高达5760万片。 有了镜片,才能组装起镜头。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些质量不好的DC镜头组里面有灰或者容易进灰,那是因为组装车间防尘级别不够导致的质量瑕疵。奥林巴斯的工程师向笔者介绍,奥林巴斯用于镜头组装的是精密组立机构,1000级无尘车间可以保证从普通DC镜头组件到专业单反镜头的组装制造。也就是说,1立方英尺内超过0.5个微米大小的灰尘数量在1000个以下。而像基板、透镜等更加精密的部件,生产组装环境的要求则是100级(普通室内环境的级别是100万左右)。员工进入车间之前,要身穿专业的防尘服,还要经过风淋室的除尘,才能进入作业岗位。镜头组装完成之后,还要经过DMA、MTF、LCU等专业检测,保证镜头的成像指标和质量达到预订要求。 机身原料来自日本, 本地采购也很多 途经奥林巴斯深圳工厂注塑车间的时候,笔者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很多来自日本本土的mitsubishi工程塑料原料。奥林巴斯的工程师对此解释,奥林巴斯生产的数码相机和录音笔产品,其机身的工程塑料模块原料基本来自于日本,主要是mitsubishi。而按钮、装饰板等小配件,则在深圳或者珠江三角洲周边进行采购。总体来说,除了机身之外,其它功能配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在注塑车间,笔者看到,工人们主要只进行物料成型之后的切割和分拣工作。原料进入注塑机,原料出品已经实现了机械手智能控制。不像过去工厂里的注塑车间,物料制作还需要人工干预。对于数码相机来说,物料从注塑机中出来光进行裁剪和分拣还远远不够,于是注塑车间提供了真空镀膜、高精度塑胶精密配件成型、三次曲面成型等工艺,保证产品外观精致,手感良好。 组装要求严格,检测手段多样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