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让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走向了末路
从来就没听说过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让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走向末路。首先,连拍功能并不是从数码相机开始的,数码相机最大的连拍数量也就是12张,而机械相机时代以135相机为例,胶片的数量为36张,许多135相机具有3连拍,6连拍,8连拍,12连拍,24连拍和36连拍功能,也就是摄影师按一下快门这一卷照片就都连拍了。所以说在连拍方面数码相机较机械相机并无进步。其次,“决定性瞬间”只是利用相机对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与相机有无连拍功能无关,即使使用连拍功能,也只是一种电量的浪费,因为所有连拍的相片放在一起也不能成为系列相片。下面列举一下“决定性瞬间”的含义: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瑞克?萨洛蒙博士、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kappa等摄影名家所推崇并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 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奴。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获得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布列松提出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决定性瞬间”观点。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玛丽莲?梦露》就是如此,布列松在梦露不经意间抓拍了这张照片,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人们看到了梦露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热门搜索
- 2018-07-318月8号成都出发去色达,自驾游,有2个位置可以结伴
- 2018-07-31这地方热吗?莫干山不错的,下渚湖怎样热不热
- 2018-07-31儿童超过120m要买票吗
- 2018-07-31准备去大理旅游三天,从昆明出发 求大神推荐路线
- 2018-07-31从厦大学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长时间到?
- 2018-07-31问一哈从宜宾到济南,怎么走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