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时的高度和拍摄角度距离对画面有何影响
拍摄角度和距离不同对摄影效果有何影响?(以拍摄人物为例) 摄影中,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不同,直接影响摄影效果,分述如下: 1、拍摄角度对摄影效果的影响 摄影的拍摄角度,是指对被摄对象的拍摄方向,通常可分为正、侧、高、低四个基本角度。从正角度拍摄正面人像,着重表现人物脸型阔度轮廓;而拍摄正身人像,由于镜头正对身躯,便着重表现人物体形的阔度轮廓。从侧角度拍摄人物,易于表现脸型、体形的起伏线条。人物摄影角度的正与侧,还可对脸型起扬美避疵的作用。例如,挺直的鼻梁、微突的下巴,选用侧角度拍摄,可以表现优美起伏的脸型线条;对有些较长和扁圆的脸型,选用一定的侧角度,则可隐掩长和扁圆的脸型特征。对头额冲凸或鼻梁不挺,以及下巴后缩或颧骨高尖等脸型,选用正角度拍摄,就可掩饰这些特征,使人物形象美化。 角度高低,是指拍照机的俯仰。高角度俯摄,由于镜头成像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对正面半身人像,能起突出头顶、扩充额部、缩小下巴、隐掩头颈长度等作用,使人物产生脸型清瘦的成像效果;拍摄全身人像,会使人物成像有矮小前倾的感觉,而身后地面显著,地平线上升;如果拍摄多人像,两边人物以及背景和陪衬物体的垂直线条会出现向外倾斜的变形现象。低角度仰摄,对正面半身人像,会出现额部缩小、下巴扩充、鼻孔突出、头颈过长、脸型饱满的成像效果;而身后地平线则下降或隐掩;拍摄团体照,两边人物以及背景和陪衬物体的垂直线条会出现向内倾倒的变形现象。 2、拍摄距离对摄影效果的影响 人物摄影的拍摄距离,是指拍照机与被摄对象的远近,关系到影像的透明效果。通常,拍摄距离不宜过近。否则,容易产生不良的透视变形。例如,近距离拍摄正面头像,往往会显示鼻子大、耳朵小的怪诞成像效果。一般地说,拍摄头像或半身人像,距离可掌握在2一3米左右,不宜近于1.5米。而全身人像的拍摄距离,可掌握在4一8米之间。团体照的拍摄距离,则可根据人物的多少和队形排列的长短,灵敏掌握。

热门搜索
- 2018-07-318月8号成都出发去色达,自驾游,有2个位置可以结伴
- 2018-07-31这地方热吗?莫干山不错的,下渚湖怎样热不热
- 2018-07-31儿童超过120m要买票吗
- 2018-07-31准备去大理旅游三天,从昆明出发 求大神推荐路线
- 2018-07-31从厦大学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长时间到?
- 2018-07-31问一哈从宜宾到济南,怎么走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