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结构

更新时间:2015-10-10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单反相机的工作原理比较容易理解。相机拍摄前的状态是快门帘闭合着的,挡在感光元件(或胶卷相机的胶片)前面,反光板处于下落状态,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取景器取景,光路为景物-镜头-反光镜-五棱镜-取景器。拍摄时,按下快门后,反光镜往上抬起,感光元件前面的快门帘同时打开。没有了快门帘和反光板的阻挡,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映到感光元件上,这个过程,取景器是一片黑看不到景物的,因为光路变成了景物-镜头-感光元件,反光镜的抬起使取景的光路断开了。  等曝光过程完毕,快门帘闭合,反光镜归位,又回到了拍摄前的状态,取景器中就又看到景物了。如今也有一种使用了固定的半透明反光镜技术的相机,如索尼的α55、α77等,可以避免这个“黑屏”过程,但是由于放弃了光学取景的五棱镜改用电子取景器,在用惯了五棱镜取景器的传统的专业领域,使用者还是非常少。 CONTAX 159MM 胶片单反相机 来源:张彬 [点击放大]   说得简单些,典型的单反相机这反光板的一起一落,快门帘的一开一合,就是把同样的景物通过不同的光路分配给了不同的接受体--眼睛或感光元件,所以单反相机取景器里看到的范围景深和拍摄得到的基本一致(有些低端数码单反的取景器不能百分之百的看到实际的取景范围)。
有用 0 无用 1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