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80-200镜头和适马70-200镜头哪个好

更新时间:2015-11-11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先谈尼康“小钢炮”NIKKOR AF 80-200MM/2.8D ED N
俗称小钢炮,代号XGP,这里讨论的也主要以第三代小钢炮为主.
此前XGP经过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是采用单环设计,第一代和第二代XGP都没有脚架接环.第三代的XGP改成了双环设计,并加上了脚架环。
第四代小钢炮,(也叫大钢炮)AF S 80-200/2.8ED.与第三代小钢炮主要区别在于有超声波马达,9片圆形光圈,又添加了防尘防水设计,体积庞大,也许是太过奢华,价格过高。市场上并不多,现已经停产。
第三代小钢炮凭借其价格平易近人,成像优异,成为尼康镜头家族里的一棵常青树,一直生产至今。你提到的就是第三代“小钢炮”他成像优异,恒定2.8的光圈其实也算是牛头了,,只是不幸的由于他的第四代太奢华,已停产。他的第五代“小竹炮”因为有VR和IF功能,一直压着她。只是其因为价格好、做工很棒、又是成像优异的变焦镜头。只要有三脚架,这门大炮不输于任何镜头。
适马APO70-200mmF2.8EX DG MACRO HSM俗称:“有微距功能的小黑”。其实从性价比上来讲,他不如尼康小钢炮。你可以想一想,毕竟谁会整天扛着这个大炮出去四处闲逛,而且拍微距的时候还得和尼康小钢炮一样,老老实实架上三脚架。此时,防不防抖,已无必要。因为三脚架上已经稳定了相机。
腾龙这款长焦因为没有微距功能,连适马都竞争不过。就不详细论述了。
上述三款镜头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与尼康相机的兼容性问题。因为资本家都是要挣银子的,恨不得全世界的人民只买他的产品,不买别人的产品。因此在相机上都有只能与自家匹配的接口。副厂为了生存,也努力地研究原厂的产品,可是像尼康、佳能这些既生产相机又生产镜头的厂商,不会把自己的技术资料提供给对手的。这就造成了原厂与副厂产品的兼容性问题。也是副厂产品功能再多、价格再低也竞争不过原厂产品的根本原因。

大约在三年前,腾龙曾经对外公布了SP AF70-200mm F2.8 Di LD [IF]的镜头发展计划。但是自消息公布至今,这支镜头一直没有上市。就在人们纷纷怀疑此镜头是否会流产的时候,腾龙公司赶在去年PMA之大展前再次激活了大家对于折款产品的关心。而在今年的PMA大展前夕,这支镜头被确认发布。
首次公布的该镜头内部结构图,内含3片LD镜片

它的微距效果在目前的70-200焦段镜头中,足以傲视一方:全程恒定最短对焦距离0.95米,最大放大倍率达到1:3.1。而这个0.95米的最短对焦距离也刷新了此类镜头的纪录。腾龙在此镜头中使用了3片LD镜片,从而进一步修正了镜头的色差,保证中心与边缘的成像达到同样优秀的效果。腾龙在这支镜头上延续了之前在SP AF28-75mm F2.8上所实现的恒定光圈镜头轻量化的设计原则。在这支新70-200mm上,腾龙使用了拥有足够强度的工程塑料来替代过去的全金属设计,以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最终,这支70-200mm仅重1112.6克,同样创造了纪录。


除了以上这三点外,这支镜头还有着众多优秀的设计。例如采用了腾龙一贯的推拉式AF/MF切换。在佳能和尼康的机身上,使用者可以快速方便的在手动与自动间切换,从而方便操作(在索尼和宾得的机身上,则需要镜头与机身同时进行AF/MF切换)。


腾龙SP AF70-200mm F2.8 Di LD [IF] MACRO(MODEL:A001)镜头之最终参数:

发布日期 2008年4月3日


镜头结构 18片13组


卡口类型 支持佳能、尼康、索尼、宾得卡口


镜头视角 34°3′-12°3′


镜头焦距 70-200mm(在APS-C画幅数码单反上等效为109-310mm)


光圈范围 F2.8~F32


光圈叶片 9片


对焦范围 0.95m~∞ (全程微距)


放 大 率 1:3.1 (200mm端对焦距离95cm时)


滤镜口径 77mm


镜头尺寸 194.3mm×89.5mm


镜头重量 1150克


附 属 品 花瓣型遮光罩以及镜头筒


指导价格 日本地区在11万日元左右,国内6100元人民币(参考价)
有用 0 无用 2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