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呢

更新时间:2016-03-21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回首当今相机技术的发展, 基本上每十年就有一个重大的突破,自动曝光技术(AE)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在八十年代中期则出现了自动对焦技术(AF),而到了九十年代, 聚焦自动已经达到由眼球的转动来指挥看哪拍哪的境界! 在初中物理课上我们曾学过,人或动物能看清物体形状的时候是因为聚焦的结果,景物经过晶状体汇聚在视网膜上并产生倒立的像,眼球转动来调焦过程人需要0.05秒 而一些象青蛙、蜜蜂类的复眼动物只用0.01秒,它们所用的对影聚焦方式是使四个影像重叠,这个秘密被人们发现后就用在了拍照技术上,在结束了目测对焦方式后采用的双影合一连动测距就是一例,较熟悉的有海鸥-205相机等。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上多采用的是裂像式对焦,我们称在取景时用手调整距离的方式为手动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系统中的标志“AF”是Automatic Focusing 的简称,国际上3至4年就出现一个AF技术新潮流,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对焦的速度。试想在取景范围里,即使是同一位置也有距相机远近不同的景物,相机怎么知道焦点要对着谁呢?所以第一代的AF相机只能以中心点对焦,喜欢摄影的人都知道优美的构图方式主体大多不在中央部位。AF技术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从85年后各大相机生产厂家开始推出自动聚焦相机,它的原理是建立在“影像在完全正确对焦下,画面会得到至高的反差”,相机靠红外线感应器检测景物的垂直线,再由机身里的相位差检测系统来驱动镜头移动,实现焦距的自动调整。对于一些低反差无直线的单色调物体比如墙壁等,自动调焦系统就会失灵。第一代AF相机的代表有:美能达-7000型、nikon-F501、canonEOS-600系列等。在当时的一些AF傻瓜相机上靠机内电源发射红外光,通过接受返回的信号来测量距离,这种称为主动式自动聚焦的方法,尽管画面没有横直线也不影响测距,但因有效距离太小,没法满足专业相机从长焦到微距的使用,也不能满足在创作中控制景深的需要,因而没被采用到单反相机上。 ②到1988年后,以美能达-7000i、nikon-F4及F-801、canonEOS-1为代表,运用了多组电荷耦件使自动调焦范围大了12倍并可预测运动物体的速度,使快门打开的瞬间计算出主体移动后的焦点位置,从而为动态(体育)摄影开创了新天地。③智能型自动调焦相机是将人的思维与相机操作完美结合起来,如美能达-7xi、在测距元件上加进16位CPU微电脑处理器,在测距的自动化方面增添了符合个性需要的各种模式, 然而对自动聚焦研究的脚步并没就此停止……,直至EOS-3的推出,可以实现自动对焦的区域越来越广,照片拍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